广角镜/慧道

移动时代,被忽略及该被颠覆的Email

2015年11月12日 19:07   0   1820
来源:来源不详

蛙盟云按:智慧全媒体技术提供商-关注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透明化的平台,北京金启程科技的产品线:数字报、数字报软件、电子报软件、移动数字报APP、全媒体集群门户、portal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CMS系统、政府门户、教育门户等。
    xpaper数字报云:注册会员即可获得1000元代金券。我现在就要注册数字报云平台,【点击注册】

在新互动式、开放式IM工具大当其道的今天,电子邮箱的优势和声音正在一步步减弱。不过上周,局面好像被扳回了一次。7月10日,网易邮箱团队18年深耕细作得到回报。网易邮箱...

在新互动式、开放式IM工具大当其道的今天,电子邮箱的优势和声音正在一步步减弱。不过上周,局面好像被扳回了一次。7月10日,网易邮箱团队18年深耕细作得到回报。网易邮箱大师Pro版App从数千万个App中脱颖而出,获得了AppStore精品推荐。而为了让更多的用户去体验这款App,网易邮箱大师团队在7月10日至24日在AppStore对网易邮箱大师Pro版进行限时免费,供iPhone和iPodtouch用户免费体验。

面对上述事件,你可以看做是网易依靠自己的一大优势领域邮箱业务,在移动 时代重新证明了自己。而隐藏在背后更值得深思的议题还有——移动时代,在“电子邮件将走向灭亡”的论调甚嚣尘上之时,被唱衰与忽略的电邮究竟该如何进行一次颠覆革命?

Email已死?

1987年9月的一天,“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与时任中国机械电子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王运丰在北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自此,电子邮件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方式。

尽管在中国仅有短短的不到30年时间,而如果按照互联网产品的平均寿命来看,电子邮箱应该算到了耄耋之年了。加之近年来随着QQ、微信的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电子邮件因使用频率的下降似乎在趋于平淡。“电子邮件将走向灭亡”的论调因而一度甚嚣尘上。“Email已死!”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早在2010年便认为现代化通讯系统不再是Email的天下,他归因于Email的太迟缓、太正式,已成为年轻人眼中的“认知负荷”。

而在笔者看来,扎克伯格所言的迟缓与正式也正是电子邮箱在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商务办公领域无法取代的原因。电邮正是因为作为异步通信工具,才会让商务领域通信双方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交流更加严谨。对于商务办公领域而言,电邮还具有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格式标准,同时可追溯、可存档,附件功能强大。正因为如此,在职场上远离电邮不啻于慢性自杀。

即便是对于正在蚕食电邮市场的各类 工具和网站而言,电子邮箱更像一把钥匙、一张通行证。不可否认的真相正如我们所体验的,如今不论微博、微信公共平台还是Facebook,登录时大多需要输入一个邮箱地址作为账号。

活→火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步,预示着电邮这个相对古老、一直未死的通讯工具也迎来新的生机。市场需求也助推这一蜕变。今年初,ReturnPath的调研报告显示,在移动设备、PC和电子邮件平台上打开电子邮件的份额显示受众最喜欢移动设备,62%的英国客户邮件是在移动设备上打开的。美国这方面的比例也很高,有48%的邮件是在移动设备上打开的。而对于中国市场,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 网民规模及手机邮件用户规模,移动电子邮件用户在2014年已经达到2.13亿。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的绝不是一个小屏幕的PC电子邮箱,而是真实移动场景下的应用邮箱。这意味着,很多只是从PC端复制至移动端的电邮要进行一场推倒重来的自我革命。比如:

1.不唱“独角戏”的平台思维。类似目前BAT等 巨头不断开发API接口建整合平台一样,事实上目前很多电邮也具备这种平台思维。像网易邮箱大师全面整合并支持所有类型邮箱登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支持包括网易邮箱、QQ邮箱、Gmail、Hotmail、新浪邮箱、搜狐邮箱等各种类型的邮件服务,同时还支持校园邮箱和企业的办公邮箱。在邮箱大师上,用户可以同时管理多个邮箱。当平台过后,希望未来电邮能介入类似云任务管理器IFTTT一样的工具,填补服务之间的自动化需要,如果我做A,我希望B、C、D等自动发生,避免重复操作。

2.融入新元素。相对PC端,笔者认为移动端电邮亟需融入的两个元素是Social与Design。IBM去年推出集成社交元素的企业电子邮箱产品Verse,邮件系统除了可以自动回复内容外,最大亮点是允许用户将邮件内容直接转化成博客或社交平台的贴子,并能根据不同的同事设定不同的关系权限,屏蔽跟贴或搜索附件等功能。这给移动电邮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启迪。

如今即便像社交类网站Facebook也在推出现代通信系统,力图实现手机短信、即时消息、Email和Facebook消息等多种通讯手段的无缝整合。那么回到电邮本身,为何不可以在Email的基础上,加快融入Social元素。“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克莱•舍基曾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曾如是强调Social的价值。微信风靡一时的打飞机可以引发一场手机 风暴的案例也无不在说明,用互联网的网状传递效应来推动产品和服务是王道。

对于Design,移动电邮的界面与交互设计首先要不断得到提高。Mailbox可能是很好的范例,不仅整合提供炫彩、原生触控的界面,手势功能非常强大,向右或向左滑动即能操作电子邮件。如今移动时代事实上也是电容触摸屏时代,长按、短按、双击等键盘时代的操作都已经淘汰。点和划才是主流交互方式。国内移动电邮们或许可以多参考下这样的交互设计。

3.倘若电邮有耳朵和眼睛。一切IT应用的终极目标总是不免与人工智能挂钩。对于电邮的未来,丁磊曾勾勒了它的理想蓝图,邮箱将会更加科技、更智能、更人性化,“随着个性化的多标签窗口、邮箱触点、情感化设计等新功能的增加,让邮箱犹如长了耳朵和眼睛,甚至拥有了神经中枢,使得用户发出的指令都可以一触即达”。当然,在这之前,背后还有大数据、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的配合。

4.诸多其它。最后,这里的“其它”又回归电邮本身,涉及到很多Email基本功能细节的改进。移动既然强调轻便,那如何贴标签分类改变信息过载现状、过滤恼人的信息垃圾?除却可以帮自动我们回复已收到邮件,简单回复、标记和组织邮件的神奇电邮自动应答机在哪里?电邮如果可以解析部分文本,将类似通知内容创建日历以提醒,如此提升效率那想必是极好的……

Email未死,而要在移动时代想要由活至火,那么是时候,电邮该被重视重视、颠覆颠覆了。

文|王小琉 (个人微信号wangxiaoliu203406)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本篇文章来源于 "xpaper报刊网|蛙盟云平台" :http://www.womtech.net/html/hssy1/index.shtml

更多技术资讯,请访问公司官网http://www.jinostart.com

xpaper数字报刊系统介绍,请访问http://www.jinostart.com/html/comp1/content/newsmedia/2016-07-22/1-40-1.shtml

Xpaper数字报报刊云&蛙盟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xpaper&蛙盟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paper软件版权归金启程科技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启程科技&蛙盟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xpaper&蛙盟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xpaper数字报报刊云&蛙盟云运营中心 Email:jinostart@126.com

下载womtech蛙盟云app客户端 关注蛙盟云微信公众号
下载womtech蛙盟云app客户端 关注蛙盟云微信公众号
©2015北京金启程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24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