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盟云按:智慧全媒体技术提供商-关注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透明化的平台,北京金启程科技的产品线:数字报、数字报软件、电子报软件、移动数字报APP、全媒体集群门户、portal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CMS系统、政府门户、教育门户等。
xpaper数字报云:注册会员即可获得1000元代金券。我现在就要注册数字报云平台,【点击注册】
如果从时间节点来算,新一轮的 融合已进行了大半年,但现在看来兴奋点在消退,显露出的是新的迷茫。传统媒体人突然发现,虽然一直在努力尝试媒体融合,但这根本止不住纸媒下行颓势。
纸媒影响力在消退,这已经不是趋势的研判。
其实,2005年我们就已开始做媒体融合,那时叫"报网互动",后来改称"报网融合"。不过今天的 思维"。而这一关键论点,恰恰在新一轮的融合中被很多人忽视了。
为什么媒体的传播形态一直呈现不可逆的趋势?道理很简单,技术在进步,技术的进步证实了"技术引领传播力,传播力带动影响力"。如果还有人指望通过媒体融合找回纸媒当年的辉煌,那可能真的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光靠媒体融合拯救不了报纸未来的生存。纸媒要想生存下去,目标不应该紧盯在自己的版面上,也不能过多指望所谓的融合。因为媒体融合所要实现的目的是追逐主流声音在媒体介质上的全覆盖,也就是掌握话语权,解决不了纸媒日益下行的 收益问题。
那纸媒应该怎么办?重点不在于融合,而在于转型。转型怎么转?
如果把媒体看成一个市场化程度日益提升的企业,我们必须先清理自己生产的产品,因为现在的状况是,产品严重过剩。上海报业集团的做法是关掉一家报纸,把原有采编队伍转型生产新的产品--"澎湃""界面"。我们姑且先不论"澎湃"和"界面"给上海报业集团带来多少营收,但这个套路应该是对的。
另外,我们能不能把围绕报业的"庄园经济"进行剥离?因为市场经济的 规则是细分市场、合理分工。报业的"庄园经济"是采编印发自给自足,肥水不流外人田。而这恰恰形成了不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如果我们出让印厂部分股权,让自己的发行团队变成物流配送公司……对盘活固定资产,引进竞争机制会有帮助。
当然这还不属于转型,只是优化产业结构,进行内部消肿。
媒体的转型,关键还在于以下三步:
一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不是简单建个网站,玩个微信,开个移动客户端。互联网思维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互联网+"。对媒体来说就是平台打造、用户体验,大数据收集、整合与营销。
二是跨界营销。也许有人会说,跨界不就成不务正业了?只要你仔细看看,媒体人为什么走不出华容道,就在于自信与自负,就在于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当今媒体转型谁做得最好?浙报 集团。浙报传媒靠什么盈利?靠和主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游戏。当然,跨界不是叫大家都去做游戏。
三是资本引进。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纠结的问题。总是还有很多人担心引进民资、实行混合型经济会影响舆论导向。其实这部分人并没有很好地学习中央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央早就提出采编与经营分离。引进资本就是要把市场做大,而不是把舆论的控制权做小。
互联网思维+资本是实现媒体成功转型的两个支点。必须具备这两个要素,才能从容跨界。
作者:郭乐天(现任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
来源:2015年5月上《中国报业》杂志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本篇文章来源于 "xpaper报刊网|蛙盟云平台" :http://www.womtech.net/html/hssy1/index.shtml
更多技术资讯,请访问公司官网http://www.jinostart.com
xpaper数字报刊系统介绍,请访问http://www.jinostart.com/html/comp1/content/newsmedia/2016-07-22/1-40-1.shtml
Xpaper数字报报刊云&蛙盟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xpaper&蛙盟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paper软件版权归金启程科技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启程科技&蛙盟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xpaper&蛙盟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xpaper数字报报刊云&蛙盟云运营中心 Email:jinostart@126.com
关注度
关注度
关注度
关注度
关注度